我是东风-5,中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。1980年5月18日,我从酒泉发射场一飞冲天,8000多公里外南太平洋海域精准溅落数据舱,让全世界知道:中国,有洲际核反击的底气了!最近央视突然抖搂我的老底——射程1.2万公里、能扛400万吨核弹头、误差不到500米。网友们炸锅:“这水平放现在能打蚊子腿?”“央妈这是暗示啥?”别急,我这就带您唠明白:为啥这枚“老古董”至今仍是镇国重器? 要说我的故事,得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。那时中国穷得叮当响,美苏早把核威慑玩明白了,咱们连计算机都没有。钱学森带着“八年四弹”的蓝图来找中央,科研人员咬着牙,用算盘和手摇计算器拆分弹道方程。您能想象吗?一帮人白天黑夜地算,手摇计算器的咔嗒声比心跳还密。总设计师屠守锷试射前两天不合眼,就为签个发射令。为啥这么拼?就为争口气——让那些天天嚷嚷“核讹诈”的家伙知道,中国拳头不是吃素的!
1980年我首次亮相,全长32.6米,起飞重量183吨,射程1.2万公里,误差不到500米。这相当于从北京扔颗核弹,能砸中旧金山车库门!当时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液体燃料加注得提前好几天准备,活像给怪兽喂饭。不过咱有备用方案,发射井加固得比银行金库还结实。后来网友调侃:“这燃料加得比过年放鞭炮还费劲!”
您可能要问,这玩意儿现在还有啥用?我可没闲着!分导弹头、全球覆盖这些本事,放到现在也不过时。当年设计时我就想着怎么破反导系统,现在来看,塞4-6枚核弹头专攻软肋,对手拦截起来得抓瞎。就像买菜大妈拎着多个塑料袋,总有一个能漏网。再说我的射程,从西北戈壁一射,能把核弹头甩到地球另一头。网友戏称:“东风快递,全球包邮,拒收概不退款!”
央视突然公开我的参数,您以为只是怀旧?这里头门道可深了。美国防长前脚在香会上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咱后脚就亮出40年前的底牌,潜台词就是:“现在更狠,但您猜不着。”再说了,参数公开意味着新型号(比如东风-41)早列装了,我退居二线当“定海神针”。这操作高明啊——既堵住西方“中国核不透明”的嘴,又留足想象空间,就像学霸晒小学奖状,意思是“初中课本早扔了”。
有些朋友觉得我这“老古董”该进博物馆了,那是他们不懂行。我的发射井隐蔽性强,加固后能扛核爆冲击。真打起来,我负责“一锤定音”。再说技术传承,我的设计养活了长征火箭家族,连嫦娥探月都沾我的光。当年178个工厂、20000人搞研发,硬生生从零干出大国重器。这种劲头,现在造芯片照样能用! 当然,面对高超音速导弹、激光武器,我也不是万能的。但别忘了,饱和攻击这一招至今管用——一次齐射10枚分弹头,反导系统拦得过来?就像往人脸上扔扑克牌,总有一张能糊脸。加上井基和机动发射的组合拳,我负责固定威慑,东风-41负责突防,这搭配够对手喝一壶的。必要时我还能扛常规弹头,打卫星、毁电站,样样精通。
有人说现在“核乌云”密布,但我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中国从来不主动惹事,但谁敢动咱的蛋糕,东风家族随时能送他“全家桶”!从手摇计算器到量子计算机,从液体燃料到分导核弹头,中国核武库的进化史,就是一部“打脸教科书”。央视晒出我的参数,不是炫耀过去,而是告诉世界:东风快递,永远在路上! 下次再听到“核乌云”三个字,您就乐吧——咱手里攥着东风-5的底气,还有东风-41的拳头,天上飞的、地上埋的、海里藏的,够对手喝一壶的!
天宇优配-合法配资平台官网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股票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