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医看来,小脑萎缩是需长期依赖营养神经药物的退行性疾病,但中医从不将其简单归结为 “小脑组织退化”。中医强调 “治病求本”,认为小脑萎缩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信号,只要找到失调的根源,恢复脾肾肝的协调功能,小脑功能自然能逐步改善。人体的五脏六腑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,若长期劳倦过度、年老体衰、情志失调,机器的齿轮就会卡顿,导致气血津液无法上充脑髓,小脑随之失养萎缩。下面,我用门诊上的真实案例,讲讲中医如何调理小脑萎缩。
60 岁的王先生,确诊小脑萎缩 3 年。他每天靠甲钴胺等营养剂维持,却还是从 “走路摇晃” 发展到 “需人搀扶”,说话含糊得像含着石子,连自己吃饭都要洒半碗。医生说 “不可逆”,他一度觉得人生没了盼头。
找到盛大夫时,他面色萎黄如蒙尘,舌苔白腻似积垢,舌头转动僵硬。自述头晕得像踩棉花,腰膝酸软如折,大便溏稀不成形,最痛苦的是吃了营养剂后腹胀恶心,反而更没力气。
切他脉象沉细无力,这是典型的 “脏腑失调”。小脑萎缩在他身上是身体在求救 —— 脾虚如弱马拉车,气血生化不足;肾虚如枯井渗水,脑髓源头枯竭;痰湿如泥浆堵路,气血难达脑窍,导致小脑功能持续衰退。
展开剩余63%用方:天麻、熟地黄、黄芪、党参、法半夏、陈皮、川芎、石菖蒲、全蝎、炙甘草等。
天麻平肝熄风,稳平衡;熟地黄滋补肾精,充脑髓;黄芪、党参健脾益气,生气血;法半夏、陈皮燥湿化痰,清淤堵;川芎、全蝎活血化瘀,通脑络;石菖蒲开窍醒神,利言语。
这方子核心就八个字:补髓通络、调和脏腑。把脾虚的 “动力” 补足,把肾虚的 “源泉” 灌满,把痰湿的 “淤堵” 清空,气血自然能顺畅滋养小脑。
治疗效果如何呢?
一开始王先生半信半疑:“医生都说不可逆,这方子能管用?”
结果十剂药下去,头晕减轻,手不那么抖了;调方两次后,他能扶着桌子自己站一会儿,说话也清楚了些;现在他感慨:“原来我不是缺营养剂,是缺中医的‘脏腑大调和’!”
中医治小脑萎缩就两条硬道理:
找到脏腑失调的根源(可能是脾虚、肾虚、痰湿)
该补的补,该通的通,恢复脏腑平衡
现在太多人把营养剂当 “救命稻草”,却忽视真正的病因 —— 有人是脾虚气血不足,有人是肾虚脑髓空虚,还有人是一身痰湿堵住脑络。不把这些脏腑乱套的问题理顺,吃再多营养剂也只是 “治标不治本”。
中医治疗小脑萎缩是从整体出发,通过健脾生血、补肾填髓、化痰通络,把阻碍脑髓滋养的 “障碍” 清除,恢复气血上充脑髓的正常通道,小脑功能自然逐步改善。所以说,小脑萎缩不是必须 “坐以待毙”,中医调理找准病根,就能让失衡的功能重归协调,让身体重获生机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宇优配-合法配资平台官网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股票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